2017年3月4日安徽蚌埠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市政法委)由安徽公考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ahgkpx)订阅安徽公考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下列微信群:
【导读】安徽公考网安徽公考网[安徽人事考试网] 网站编辑为您整理发布关于招聘考试信息、考试资料、考试辅导,致力帮助考生积极备考。2017安徽遴选密卷群:654498803 领取历年安徽省遴选真题!关注安徽公考网官方微信号:ahgkpx 招考信息早知晓!
2017年3月4日安徽蚌埠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市政法委)
一、单选题
二、多选题
三、判断题
安徽公考网解析:客观题部分共30分,考查内容含最新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公文常识、文学常识等。如G20峰会在哪里召开?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总布局、四个自信、五大发展理念等。
四、材料分析题(10分)
2016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发布人:省统计局新闻发言人 赵金宝
(2016年10月24日)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171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2.4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8337.5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7292.1亿元,增长10.8%。
1.夏粮总产1387.7万吨,比去年减产27万吨,仍为历史第三高位;早稻总产97.6万吨,减产10.6%;受洪涝灾害等影响,预计秋粮减产3%左右。油菜籽总产117.1万吨,下降7.3%。养殖业生产基本稳定,前三季度生猪出栏2048.8万头,下降4.4%;家禽出栏5.4亿只,增长3.4%。主要肉类产量273.5万吨,下降2%;水产品产量162.6万吨,增长2.1%;牛奶产量23.3万吨,增长10.1%。
2.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192.7亿元,增长8.6%,增幅比全国高2.6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0.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6、中部第2位。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24.1%,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2%。分行业看,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5个增加值增长,其中13个增幅超过10%。主要产品产量:水泥、发电量分别增长0.8%和9.3%,汽车增长25.3%,家用洗衣机、家用电冰箱、彩色电视机分别增长17.8%、0.2%和14.9%,房间空气调节器下降3.1%。
3.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19706.5亿元,增长11.5%,增幅与上半年持平,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74.9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投资8729.9亿元,增长9.9%;第三产业投资10401.7亿元,增长13.2%。技术改造投资4786.2亿元,增长11.7%;民间投资13662.1亿元,增长6.6%。新开工项目28093个,增长23.2%;计划总投资17535.2亿元,增长35.3%。本年投资到位资金20100.2亿元,增长12.1%。其中,预算内资金增长19.7%,自筹资金增长5.6%,国内贷款增长29.5%。
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3379.3亿元,增长3.3%,增幅比上半年低5.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6009.7万平方米,增长47.3%,比上半年高7.2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3569.8亿元,增长60%,比上半年高9.9个百分点。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426.9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136.4万平方米。
4.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7.1亿元,增长12.2%,增幅比上半年高0.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1.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中部第1位。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552.5亿元,增长11.1%,比上半年高0.9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5850.2亿元,增长12.1%;乡村零售额1406.9亿元,增长12.6%。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791亿元,增长12.6%;商品零售6466.1亿元,增长12.1%。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中,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2.5%和14.1%,粮油食品增长2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汽车分别增长11%和14.3%;网上商品零售额147亿元,增长62.4%。
5.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额312.1亿美元,下降6.6%,降幅比全国低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1.2亿美元,下降8.2%,降幅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进口110.9亿美元,下降3.5%,降幅比全国低4.7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7.2亿美元,增长8.4%。
6.前三季度,全省财政收入3382.9亿元,增长8.9%,增幅比上半年高0.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05.1亿元,增长9%。地方财政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增长1.2%,个人所得税增长12.6%,增值税增长75.7%,营业税下降33.1%。财政支出4376.3亿元,增长10.7%。其中,民生支出增长11.1%,占比由去年同期的82.9%提高到83.1%。
7.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1145.9亿元,增长19.5%,增幅比6月末高4.8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0748.9亿元,增长19.4%,比6月末高4.7个百分点,比全国高8.3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626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241.1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0068.7亿元,增长18.7%,比6月末高3.2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9496.1亿元,增长19.7%,比6月末高3.1个百分点,比全国高6.7个百分点;余额比年初增加4007.1亿元,同比多增1454.4亿元。
8.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GDP2.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高0.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0.5%提高到42.5%。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9%和12.2%,增幅比上半年高1和0.5个百分点,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去年同期的48.7%、43%提高到63.4%和50.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8%,比全部工业产值高8.2个百分点,产值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1.5%提高到23.1%。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增长16.8%,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2个百分点。
9.市场主体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记企业13.73万户,增长33.1%;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9034户,比去年同期净增1213户,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77户、净增33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8月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下降2.3%,资产负债率由去年同期的58.1%下降到57.3%;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收入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8.5%下降到88.3%,财务费用下降6.9%。3-9月商品房待售面积连续7个月减少。前三季度,原煤、钢材产量分别下降8.7%和4.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5.2%,高于全部投资13.7个百分点;皖北六市投资增长13.5%,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
10.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6元,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21元,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城镇新增就业55.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3%。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比去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8%。
11.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9月份为51.8%,比8月份上升1.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扭转连续53个月同比下降格局,9月份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0.1%。投资大项目增加,9月份新增50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465个、比8月份增加184个,亿元以上项目330个、增加115个。部分优势行业生产回升,9月份汽车、家电、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增加值分别增长28.1%、12.2%、11.6%和15.7%,比8月份高5.2、4.7、1.9和2.1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8月份的37%提高到44.9%。
问题:请分析我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特点。
安徽公考网解析:考查遴选笔试考生综合分析能力。
五、作文题(60分)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蚌埠市委书记于勇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第一动力,要培育发展优势。请你以坚持创新发展为题,写一篇策论文,不少于1000字。
安徽公考网解析:考查遴选笔试考生的政策理论水平、综合文字能力。
范文:【公务员遴选考试策论文】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创新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日新者必日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创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事实表明,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在实践中如何才能写好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创新发展这篇大文章呢?这无疑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挑战,我们尤其要准确把握创新规律、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准确把握创新规律。这要求我们真正了解从自然现象(或假设、概念)到理论、技术、样品,再到商品、精品、名品这样一条科技创新链,明白科技创新链从上游至下游不同环节的不同目标任务及其不同要求,在创新实践中很好地把握和运用创新规律。首先,不同环节的工作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来主导。其次,不同环节的业绩和成果需要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最后,不同环节对失败的定义和容忍度不一样。理论研究的结果和所需时间具有不可预见性,不能简单定义一项研究失败与否。而对于后续环节,无论是结果还是所需时间,都应该越来越具有可预见性,不能轻易容忍失败。当前,有些人认为科技创新对于当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或者认为科技创新只是“明天”的竞争力,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如果遵循创新规律,在足够重视理论研究的同时不断抓好科技创新的后续环节,将更多“昨天”积累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今天”有市场竞争力的商品,科技创新必将更快更多地产生经济效益。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这要求我们首先必须优化投资结构。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很多地方投资预算中用于科技创新的部分相对较少,这显然不符合创新发展的要求。根据投入产出的经济规律,科技创新投入在总投资中的比例至少应与科技创新对经济的预期贡献率成正比。此外,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还要优化时间、职能、人才等资源的配置。各级党委、政府用于研究和服务科技创新的时间比例要大幅增加,不能嘴上说得很重要,真正花在科技工作上的时间却屈指可数。不同职能部门应根据自己的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要通过改革评价与激励机制,将合适的人才放到科技创新的相应环节中,不能混淆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之间的不同作用。当前,尤其要花更大力气培养大批创新型企业家和新一代工程师,并持续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这要求我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破除科技创新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统筹协调。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应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广泛、更系统、更具针对性的服务。因为科技创新不仅需要配套基础设施和基本政策的支持,还需要人力资源、市场准入、科技金融、质量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等方面的支持与服务。同时要看到,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企业与科技创新人员需要不同的政策支持与服务。比如,国有企业更关注创新组织重构与绩效考核评价,民营企业更关注市场准入,科技人员更关注职称评审和成果评价,专业技师更关注职业教育与培训。各级党委、政府应了解不同的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