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时评:以优秀文化艺术滋养大众心灵

阅读次数:88编辑发布:安徽公考网发布时间:2013-10-22 00:00:00[ 字体:   ]

人民日报时评:以优秀文化艺术滋养大众心灵由安徽公考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ahgkpx)订阅安徽公考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下列微信群:

进群二维码

  金秋十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如约而至。47台剧目、10项展览,名著新作齐演,传统前卫争艳,力争办成一台向国际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向中国百姓奉献世界艺术精品的盛会。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服务人民。热烈朴实的开闭幕式,亲民务实的活动安排,一个国家级的丰盛“艺术大赏”,将节约的经费用于补贴文化惠民和优惠票、低价票,目的正是要让更多劳动者分享艺术盛会,办成真正的“人民大众的节日”。


  上海国际艺术节已经走过15年的历程。15年里,艺术节汇集国际知名艺术家,展示世界优秀文化,构建人类艺术交流平台,积跬步以致千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其间,五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艺术家、400余个中外艺术团体造访,上演中外剧(节)目超过800台,艺术节之树硕果累累。


  从云南文化周、内蒙古文化周,到法国文化周、俄罗斯文化周,15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努力“引进来”,执着“走出去”,打造并推出艺术精品力作,弘扬正能量,滋养大众心灵。世界驰名的歌剧、舞剧、交响乐艺术团体和诸多知名艺术家,悉数登上这里的舞台,海内外优秀艺术以及我国不同民族文化在此交相辉映,精彩纷呈。


  作为中国惟一国家级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15年精耕细作,以传承经典、融合创新为己任,面向世界舞台,激情演绎中国故事,呈现中国气派。从当年原创大型服饰舞蹈《金舞银饰》,到今天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从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型舞剧《野斑马》,到以国际化舞蹈语言诠释民族风情的舞剧《孔雀》,这个璀璨的舞台诞生了诸多中国原创艺术精品。


  文化艺术需要推陈出新。上海国际艺术节悉心培养青年艺术家,去年成功举办“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今年又打造“青年艺术创想周”,60余场不间断演出和数十场讲座、展览,全部面向公众开放,中国青年艺术家将在此一展身手。


  为让更多人享受文化艺术之美,感受艺术创作之欢乐,艺术节努力服务大众,愉悦大众,让大众成为艺术节主角。艺术节共举办2200多项各类群文活动,8800多个艺术团体走上群众文化舞台,2300多万人次观众观看;5700人次的“百姓艺术家”登台献艺,成为艺术节中别具风采的风景线。上海国际艺术节正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描绘艺术之花盛开的多彩画卷,讴歌人民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隽永篇章。


  预祝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