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公务考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阅读次数:编辑发布:安徽公考网发布时间:2019-10-01 14:22:47[ 字体:   ]

【遴选公务考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由安徽公考网整理发布,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ahgkpx)订阅安徽公考资讯。需要备考资料、政策答疑、考试交流群请加下列微信群:

进群二维码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经济依然处在探底的“L”型底部,呈波动发展状态,稳定经济发展的压力依然高企。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速从2012年开始递减,资源环境压力剧增,科技创新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的实现,亟需通过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经济质量与全要素生产率。从微观层面看,企业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加速上升,加之“五险一金”以及汇率的持续上升,企业发展愈加艰难,必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强化科技创新措施,才能够持续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我国主要产业规模、体量目前在世界上已经做到了最大,资本、劳动力以及科技人员规模较为丰富,但是科技创新水平与产业竞争力薄弱,制约因素主要是国家政策以及体制机制不完善,限制了创新资源的集聚以及创新活力的释放。

一、我国科技创新状况

我国总体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刚刚达到2.11%,总量约为2300亿美元(2016年)。基础研究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重只有5.2%,严重偏低,源头创新能力不足,缺乏颠覆性的创新。而美国总体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高达2.8%,总量在5100亿美元以上(2016年),研发投入总量相当于我国的2倍以上,基础研究投入占总研发投入的比重高达19.0%,显著高于我国基础研究投资。由此导致的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十分明显。

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其创新能力代表着国家的竞争力。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强度只有0.7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只有23%,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占比仅有万分之三。我国企业创新投资总体水平偏低,企业研发投资占全球总量的7.2%,远低于美(38.6%)、欧(27%)、日(14.4%)。这些差距,导致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更加薄弱,民营企业平均年龄只有3.9岁。

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长期以来倾向于产业发展规模的扩张,重产值轻研发,忽略核心技术,由此导致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芯少核”局面难以改观,已成为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短板和软肋。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尚很不完善,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远没有形成,距离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科技创新除了科技研发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不优、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外,还面临如下问题与挑战。

(一)政府科技创新治理机制不完善

一是我国科技创新治理涉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央编办、国务院国资委、知识产权局、金融等多个部门,科技创新治理可谓“九龙治水”,分工不明,职责交叉,有的行业领域政出多门;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政府督导、激励与评价机制不健全、不配套,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创新相关的人、财、物等制度由人社、财政、中央编办等机构制定,而创新体系与创新能力则分别由科技、教育、发改、工信、国资委等机构建设,创新资源难以有效配置,部门之间协同性差,甚至相互扯皮,致使科技创新效率不高;三是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机制构建不成熟,金融服务力度严重滞后。

(二)科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滞后

当前我国人才管理机制僵化。一是引进与选拔尖端人才的制度竞争力不强,目前核心问题依然是真正的尖端人才缺乏;二是科技人员跨部门跨区域流动十分困难,不能够给研发人员创造一个宽松、无障碍的工作环境,创新潜力与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高校院所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不尽完善,科研人员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如何发表更多文章上,缺乏鼓励长期基础研究积累和包容失败的机制和政策,致使科研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三)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忽略了区域差异性特征

我国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差异很大,创新本身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出引进、消化吸收、集成创新、原始创新等不同的特征,要求具有集聚相应创新资源的能力。因此,科技创新政策与组织模式不能一刀切,各地都引进人才,都建设创新中心,都做孵化器,但是缺乏创新成果,低水平循环。不仅浪费创新资源,而且会延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

(四)科技成果转化存在较大障碍

成果转化涉及科技成果来源、资金投入、利益分配、产业化运作、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目前缺乏相应利益机制的设计及其相关配套制度、法律,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法》由于可操作性差难以有效落实。成果转化需求的人、财、物管理呈现“一刀切”局面,不能充分尊重和维护创新人员的智慧贡献与知识产权,既导致了创新人员与企业都不愿意把资金和时间投入到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先进技术研发领域,也因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而降低了转化效率。

(五)科技创新生态有待完善

一是国家科技研发投入总量不足与结构不优,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经费严重不足,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投入分散,联合创新机制没有形成;二是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管理与科技创新规律严重不符,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障碍,严重干扰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新效果,科研人员很多精力经常性地用于应付审计、监督环节;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产品和技术被侵权的现象普遍存在,全社会尊重、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现行科技创新企业的财税政策、科研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以及科技金融服务政策,对科技创新支持缺乏应有的力度。现行增值税抵扣政策难以落地,企业的税负严重偏高,大大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

三、加快推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建议

目前我国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必须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要按照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配置资金链,突破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从根本上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完善政府创新治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政府科技创新治理的顶层设计,厘清相关政府机构的分工与职责,清理、废除不适应创新发展需求的各项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调整并完善相关的人、财、物管理制度,使之适应创新体系建设、研发以及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要求。

(二)选择高效的自主创新路径

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选择高效的自主创新路径。一是对于国际科技前沿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战略性共性技术的突破,选择建立若干国家级区域创新中心,以高校院所为创新活动起点,通过科技成果向应用环节的逐步演进来拉动经济系统的创新活动,最终带动整个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打造若干地方区域创新中心,实现差异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企业新产品开发需求为导向进行技术研发,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抓手,通过产学研合作,优化配置中央和地方创新资源,实现自主创新目标。国家要出台真正管用的政策措施,激励企业自觉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三)大力创新人才管理制度

创新我国人才引进与管理制度,制度要具有国际竞争力,制度设计要有人才退出机制;严格按照科技创新规律设计、制定高校、院所、企业等不同岗位科研人员的绩效分类评价体系,把科研人员的精力和时间聚焦在深入研究原创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上。人才是科技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管理制度要允许科技人员自由流动,创造出宽松、无障碍、人尽其能的工作环境,使研发人员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

(四)大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

进一步强化国家科技研发投入总量增加力度,大力提升基础研究投资比重;按照科技创新规律完善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与管理制度;完善支持企业创新的普惠性税收政策、科研费用的加计扣除政策以及科技金融服务政策,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行业范围,切实为创新型企业减负。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为研发人员与创新型企业创造出“输得起、再发展”的生态条件。

减少政府干预,破除地方和行业保护,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主体,政府在制定科学研究方向、技术发展导向、标准制定、知识产权监管、破除区域和行业障碍、加强市场推广方面发挥作用。

(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内在需求。要继续深化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加快专利法、著作权法的修改,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肃处理各种侵权行为,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把违法成本显著提上去,把法律威慑作用发挥出来。

(六)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

充分尊重和维护创新人员的智慧贡献与知识产权,在国家层面设计成果转化股权激励机制,切实把创新团队的股权提高到70%以上;围绕降低成果转化成本,调整成果转化中涉及的现行无形资产、税收、上市等管理政策;研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交易平台,彻底废除现行不适应成果转化的人、财、物管理制度,促使创新人员与创新型企业真正愿意从事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创新活动,通过长期的创新和技术积累,从而使我国关键技术、材料和部件真正实现国产化,促使科技成果得到及时、有效的转化。

【备考指导】2019安徽省、市直遴选面试全套资料领取遴选面试资料10本

资料列表:

1、2019安徽省、市直遴选面试《蓝皮书》

2、2011-2017安徽省直机关遴选面试真题+解析

3、2019安徽省、市直遴选面试重要热点及解析

4、2019安徽省、市直遴选面试高分上岸经验分享

5、安徽遴选公务员结构化面试100题答案解析集锦

6、100篇10大类高质量领导讲话稿

7、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公开讲话大全

8、2019安徽省、市直遴选面试题本预测

9、2019合肥市遴选人机对话《蓝皮书》

10、2019合肥市遴选人机对话《高分题库》

 领取方式:

【关注公众号】        【添加QQ群】        【添加老师微信】

    qrcode_for_gh_5cc2c78f0710_258.jpg   微信图片_20190930152708.jpg   微信图片_20190930153110.jpg

 

 

 

更多面试遴选资料请查看:安徽公考网

 

 

 

 

 

 

【往期资料回顾】2019 年 9 月 28 日安徽省遴选笔试题(学员回忆版)

          2014年3月安徽六安公选面试真题:如何开展土地确权工作?

          【2019安徽遴选面试预测题】请你谈谈如何才能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最新资讯】【遴选】2019安徽省/市遴选结构化面试课程

 【最新资讯】【人机对话】2019合肥遴选选调人机对话课程简章